盤點白酒的分類方法
中國人餐桌上***喜歡喝莫過于白酒了,都知道白酒是按香型劃分的,平常遇到***多的大概就是,醬香型、濃香型、清香型三種白酒了。其實除了這三種主要香型外,還有米香型、藥香型、兼香型、鳳香型、特香型、豉香型、芝麻香型等。
在中國白酒源遠流長的釀造史上,盡管出現(xiàn)過數(shù)以千萬計的釀造作坊。但是,真正形成鮮明風(fēng)格和流派、又被消費者青睞的卻鳳毛麟角,由國家權(quán)威機構(gòu)認定的白酒香型品種就更少,主要有醬香、濃香和清香等。
目前市場上***主流的莫過于醬香型和濃香型白酒,醬香型以茅臺、郎酒為主要代表。中國白酒市場上,川酒可以說是遙遙***,而川酒基本上都是濃香型,主要代表有瀘州特曲、五糧液等。
醬香型:原料有高梁(釀酒)、小麥(制大曲)。大曲工藝是高溫曲(60℃以上),原料清蒸,采用八次發(fā)酵八次蒸酒,用曲量大(1∶1.2)。入窖前采用堆集工藝,窖池是石壁泥底等。貯存期3年以上,所以醬香型價格偏高也是有原因的。
濃香型:原料雖然是高梁、小麥,制大曲則是中溫(55~60℃)。原料混蒸混燒,采用周而復(fù)始的萬年糟發(fā)酵工藝,用曲量為20%左右。窖池是肥泥窖,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,并強調(diào)是百年老窖,貯存期為一年。
清香型:其原料除高梁外,制曲用大麥、豌豆,制大曲的溫度較上兩種低,不得超過50℃,并用清蒸工藝,地缸發(fā)酵等,貯存期是一年。
折疊曲種分類
根據(jù)曲種不同,白酒分為“大曲酒”、“小曲酒”、“麩曲酒”、“混曲酒”等。大曲塊大,主要包含曲霉菌和酵母;小曲塊小,主要包含毛霉菌、根霉菌和酵母。霉菌將糧食中的淀粉分解成糖,酵母再將糖轉(zhuǎn)化為酒精。小曲發(fā)熱量低,適于南方濕熱氣候。中國大多名酒產(chǎn)于北方或夏季氣候涼爽的川貴,多是大曲酒。